-
文物TalkShow|3000多年前的“青銅史書”史墻盤中記錄著什么秘密?
發布日期: 2023-09-01
文物TalkShow|3000多年前的“青銅史書”史墻盤中記錄著什么秘密?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文物名稱:史墻盤
年??代:西周中期
體??量:通高16.2厘米,口徑47.3厘米,深8.6厘米
出土地點: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莊白村
收藏單位:寶雞周原博物院
這件青銅盤上的銘文實證了司馬遷在《史記?周本紀》中的記載,是周人起源、發展并建立周王朝統一政體的重要見證。
“青銅史書”
在青銅器上鑄造銘文的傳統起于商。當周人接過青銅文化的接力棒時,他們把這個風尚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學者們認為3000多年前人們在青銅上刻寫文字的熱情,來源于商周青銅器作為祭天禮器的身份——通過祭祀的儀式,...
-
成昆鐵路:沿線各族人民脫貧致富的“加速器”|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發布日期: 2023-09-01
成昆鐵路:沿線各族人民脫貧致富的“加速器”|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前不久,中鐵隧道局集團參加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建設的20名青年黨員給我來信。信中說,50多年前,他們很多人的父親或爺爺參加了成昆鐵路難度最大的沙木拉打隧道建設,那一輩鐵路建設者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以敢叫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豪邁氣概,把天塹變成了通途,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奇跡。今天,他們接過先輩的旗幟,承擔了新成昆鐵路全線最長、難度最高的小相嶺隧道建設重任,決心傳承好老成昆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使鐵路早日成為沿線人民脫貧致富的“加速器”。
——...
-
改土歸流: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舉措|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發布日期: 2023-08-30
改土歸流: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重要舉措|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秦代設置南???、桂林郡管理嶺南地區,漢代設立西域都護府統轄新疆,唐代創設了800多個羈縻州府經略邊疆,元代設宣政院管理西藏,明代清代在西南地區改土歸流,歷朝歷代的各族人民都對今日中國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麗江古城。(圖片來源:新華網)
“城依水存,水隨城在”,地處滇西北的麗江古城,以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文化融合而聞名。古城城東為舊時流官府衙所在地,城南則為舊設土司衙署所在地?!耙怀莾筛钡钠婢?,...
-
敦煌文化: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動展現|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發布日期: 2023-08-30
敦煌文化: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動展現|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背后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8月19日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
▲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河西走廊最西側的茫茫戈壁中,有一片綠洲,名曰敦煌。這里是歷史上東西方文化交匯的重要樞紐。千百年來,東西商賈、南北僧眾,“馳命走驛,...
-
關凱:中華文明何以傳承千年而始終統一?
發布日期: 2023-08-30
關凱:中華文明何以傳承千年而始終統一?
?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中華文明為何能夠傳承千年而始終統一?如何認識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當下,強化國家統一的理念和價值為什么格外重要?近日,“道中華”就此話題專訪了中央民族大學關凱教授。
▲河南鄭州市西北向陽山炎黃二帝像。(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道中華:中華文明經數千年始終保持統一,...
-
云岡石窟:中華文明無與倫比包容性和吸納力的歷史見證|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發布日期: 2023-08-30
云岡石窟:中華文明無與倫比包容性和吸納力的歷史見證|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要深入挖掘云岡石窟蘊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內涵,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020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云岡石窟第20窟大佛。(新華社記者 王學濤 攝)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的云岡石窟,是佛教東傳中國后第一座由皇家開鑿興造的大型石窟寺。石窟依山開鑿,規?;趾?,氣勢雄偉,東西綿延約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造像5.9萬余尊,最大者高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是公元5世紀中國佛教石窟藝術成就的杰出代表。...
-
你我熟悉又陌生的荀子,梁啟超的評價為何這么高?
發布日期: 2023-08-30
你我熟悉又陌生的荀子,梁啟超的評價為何這么高?
? 來源:? ?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談到儒家,必言孔孟,而梁啟超對荀子評價極高。梁啟超說:“漢代經師,不問為今文家,古文家,皆出荀卿。二千年間,宗派屢變,一皆盤旋荀學肘下?!?荀子在先秦諸子中為何如此重要?與孔孟相比,荀子思想有哪些獨特之處?近日,“道中華”就此話題專訪了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孔定芳。
▲故宮南薰殿舊藏《歷代圣賢名人像冊》中的荀子畫像。
道中華:談到儒家,很多人會想到孔孟,為什么荀子的地位在人們心目中好像沒有孟子高?
孔定芳:孔孟并稱并廣泛深入人心其實是宋代以來的事情。宋代以前,更多是荀孟并稱。
戰國時期,...
-
英雄史詩《瑪納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發布日期: 2023-08-30
英雄史詩《瑪納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國各民族創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作品,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故宮、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偉大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在新疆烏恰縣舉辦的瑪納斯國際文化旅游節上,小演員們在表演。(圖片來源:新華社)
“大地經過多少變遷,河谷干涸變成荒原,荒原變成湖泊,湖泊又變成桑田……”“...
-
千年八廓街:各民族猶如茶與鹽巴交融的生動縮影|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發布日期: 2023-08-24
千年八廓街:各民族猶如茶與鹽巴交融的生動縮影|總書記講過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
?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我23年前來過一次,現在建得多么好??!全國各地的人都到這里來,搞事業、轉經、旅游。千年八廓街,是我們各民族建起來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們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這里其樂融融。
——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7月在西藏考察時說
▲拉薩八廓街上的藏式民居裝點一新。(中新社發 貢嘎來松 攝)
公元7世紀,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修建小昭寺和大昭寺。經年累月,人們以大昭寺為中心順時針轉經繞圈,逐漸踏出了一條環繞大昭寺的小徑。周邊隨之形成集文化、商貿、宗教、...
-
這頂清代鑲寶石金飾“江達”帽官屬幾品?
發布日期: 2023-08-24
這頂清代鑲寶石金飾“江達”帽官屬幾品?
?來源:道中華微信公眾號
中國有很多關于帽子的成語,冠冕堂皇、怒發沖冠、沐猴而冠、張冠李戴……比賽中有奪冠和衛冕,官場上有烏紗帽,帽子扮演著重要的社會角色。有沒有帽子,有什么帽子,決定了社會層級。喜歡看古裝劇的朋友,肯定對官帽不陌生,它象征著官員的“功名”和“前程”。民族文化宮博物館珍藏的清代鑲寶石金飾“江達”帽,高12.5厘米,直徑33厘米,絲、金、綠松石質。它是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員的官帽,是20世紀50年代初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獻給中央領導人的珍貴禮品。
戴著這頂帽子穿越回去是幾品官?
清朝在西藏地方采取的行政管理體系,...